育兒真經| 好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無價之寶
日期:2019-09-18 發布人: 瀏覽數:5304
古人云:"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在過去,家風是一整個大家族的傳承根本;
而在現在,家風是一個小家庭的立足之所。
家風實質上是一個家庭內在的精神動力,更是生長在其中的每個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
好的家風,對家人,尤其是對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素養、為人處世及生活習慣等,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
好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無價之寶。
1.好的家風需要溫柔
有個同事嗓門很大,經常發脾氣,在家庭里動不動就對家人大聲責罵。
同事的丈夫回到家,擔心地告訴她昨晚放進洗衣機的臟衣服忘記洗了,現在馬上洗,她沒說話,搖搖頭表示沒事。
等到晚上同事的兒子放學回家,看到自己媽媽正在做飯,小心翼翼地跑過去說自己考試沒考好,讓媽媽不要罵他,下次一定考好。
同事摸了摸兒子的頭,笑著擺了擺手
晚上吃飯的時候,飯桌上的氣氛不同以往,顯得十分溫馨,兒子開心地說:“媽媽,你今天真漂亮!”
同事問為什么?
兒子說:“因為媽媽今天一天都沒生氣,都是笑臉!”
那一刻同事很動容,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溫馨。
早上她因為嗓子痛去看過醫生,醫生告訴她,就是因為她平時經常發脾氣,大聲說話,所以嗓子才會發炎腫痛,叫她以后溫聲細語。
我們出門在外,待人接物常常表現的溫和有禮,態度平和有耐心。
可是一回到家里,面對父母,面對我們的另一半,甚至是自己的小孩,卻常常表現的不耐煩,暴躁,刻薄,冷漠。
有家,才有你。家人,更需要我們溫柔以待。
無論何時發生了什么事,那些無條件站出來陪在你身邊的,永遠是你的家人,不求回報,默默地守護著你。當你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要帶回家,在進門前深呼吸,消化掉你的壞情緒,微笑回家,不把壞情緒留給家人。
2.好的家風需要溝通
著名的教育家梁啟超,育有九子各個成才,其中有三位是院士。
雖然孩子眾多,但是他從不忽略任何一個,對每個孩子呵護有加,對每個孩子都有昵稱,甚至直呼寶貝,九個孩子也對梁啟超喜愛并尊敬。
梁啟超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嚴苛,雖然希望子女成才,卻也聽取他們的意愿,因材施教。
不論孩子們身在何處,常常寫信交流開導,甚至在信上直言關心想念,希望他們不要因為學習而勞累身體。
而孩子們也是如此,梁思成就算在海外留學,遇到學業上的問題或者感情上的問題,也都會主動寫信請教父親,有了父親的書信在異國他鄉也游刃有余,不再孤獨。
溝通,是通往心靈的橋梁,好的溝通,會讓彼此更親近,讓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更緊密。
及時溝通,交流彼此內心的真實感受,愛,在最親的人面前,真的不需要保留。
3.好的家風需要做家務
美國心理學家威蘭特的一項長期跟蹤調查表明:
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其長大后的就業率為15:1,前者也比后者的工資高約20%,而且婚姻更幸福,更不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讓孩子學做家務、愛做家務,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家是共同的家,家務并不是哪一個人的專屬。
尤其是現代社會,早就沒有了男尊女卑的思想,為了家人過得更好,絕大多數家庭都是夫妻雙方都在外工作,所以,回家后家務活應該是夫妻雙方的。
如果,一個人做到累死,另一個在一邊玩著手都不伸,長此以往,不滿就會積聚,吵架頻繁。
兩個人分工協作,比一個人更高效,還能在勞動中體會彼此的不容易,增進感情。
如果家里有小孩,一起參與進來,讓家務勞動變成快樂的親子時光,不僅多了陪伴,還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生存實力,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不易,有一顆感恩的心。
家務勞動更能影響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喜歡勞動的家庭,精神面貌總是積極向上,朝氣蓬勃。
4.好的家風需要共同努力
生活常常如此艱辛,更何況為人父母者,總是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沒有一個人能輕輕松松的活在世上,誰都會遇到傷心的事,難辦的事,憤怒的事,誰都會有累的時候。
家庭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是非對錯的地方。
一家人能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共同分擔,學會將心比心,互相理解和包容,體諒對方的不容易,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對方。
家人,是我們最親的人,家庭,是我們的避風港。我們要學會做孩子的避風港。
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樹立正確的家風,它是我們未來人生的向導,也預示著我們自己成家立業時,所追求的方向,這種家風必將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