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秀水,養生養心|華旭國學院惠州羅浮山站【鬼谷子養生智慧辟谷游學班】圓滿結束!
日期:2022-04-26 發布人: 瀏覽數:5764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季春時節,俯視羅浮山,綠樹繁陰,草木青山,仿佛都披上了一層綠色的緞帶,攜一縷春天的芬芳,擁抱愜意的時光。
伴隨著羅浮山的裊裊仙風,2022年4月20-22日,華旭國學院《鬼谷子養生智慧辟谷班》正式開幕,來自各地的企業家學員們齊聚羅浮山,跟隨中國鬼谷子研究院院長、實戰派國學與商道應用專家蘭彥嶺老師一起探索羅浮山仙境,以春為首,啟幕一場禪修之旅,一次辟谷、一次洗禮、一次覺醒。
辟谷養生智慧
常言道,一日之計在于晨。
東方欲曉,正是采氣、吸氣、練功的最佳時間段,辟谷班學員六點起床后,便早早的集合在一起,同蘭彥嶺老師一起采氣、吸氣、練功。
采氣結束后,眾人便進入到打坐房中,進行身體柔韌度、盤坐及打坐的學習。
打坐,是一種養生健身法。閉目盤膝而坐,調整氣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盤坐”、“靜坐”,是養生功中的一種基本修練方式。
靜坐結束后,蘭彥嶺老師開始給大家講解養生辟谷智慧,斷食辟谷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斷舍離的過程,放下對食物的執著與依賴,清理令身體淤堵的垃圾毒素及負面情緒,放下塵俗瑣事對身心的束縛。
百病皆源于人體內部陰陽的失衡,而五臟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約的關系,是保持人體生態平衡健康的基礎。
現在大部分人很注重如何吃得好,卻從不去想如何排得好。有進必有出,排毒很重要!
我們大魚大肉地吃,再好的身體也承受不住,如果不及時排出,就會疾病叢生。
很多人問辟谷不吃東西會不會很餓,小編來給你透露一下,那是因為老師傳授了獨家秘籍【食氣】,打開我們頭頂的百會穴,打開足底涌泉穴,打開肚臍神闕穴,打開后腰命門穴。讓我們的身體融入宇宙!松……睜開雙目,左腳旁開半步,翻掌吐濁氣……跟隨著老師悠長的腔調,所有人彎腰向下,掐指反掌,嘴里依次發出「噓」、「呵」、「呼」、「嘶」、「吹」、「嘻」的聲音,這就是辟谷班傳授的的「食氣法」。我們的一日三餐,便是站在院里練功「服氣」,稱為「吃飯」。
蘭彥嶺老師通過語言和能量、服氣,采大自然之氣等方式對辟谷者采取避開食物不食,吸收自然能量,清氣,調動人體潛能,融解多余的脂肪,清除體內垃圾,排毒,校正不良機體功能,從而達到減去“三高”和調理身體功能的目的。
游學課堂
山谷藏幽,山澗有觀,清風拂面,小鳥鳴啼,攜來一片安心。 今天學員們在蘭老師的帶領陪伴下一起行腳,放慢習慣了的步調,認識真實的自己。
我們平時走路的時候,通常只關注將要去做的事情或者是目的地的方向,很少有人會去關注走路的當下。靜心行腳可以訓練我們的身心擺脫對外在事物的依賴,排除雜念,收攝身心,潛心于當下的行走狀態,達到靜心養身的目的。
行腳沿途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美景,老師邊走邊解答學員們提出的困惑,為眾人講解養生功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眾人邊走邊聽,不時合影留言,轉眼發現已經來到了沖虛道觀的門口。
來游羅浮山必到沖虛古觀。這座由葛洪一手創建的古觀幾經興廢,依然聳立在山野之間,門楣上高懸著清代督粵使瑞麟題寫的“沖虛古觀”四個大字。現存有護法殿、三清殿、呂祖殿、赤松黃仙殿等100多間建筑,大多為清代留存下來的。
四天的辟谷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在《鬼谷子養生智慧辟谷班》的課堂上,學員們不僅學習了辟谷原理與禁食原理、能量限制等的區別,還學會了打坐、服氣、行腳……
有幾個學員在第三天的時候覺得有些難熬,但是最后在老師的幫助和自身的定力下,成功辟谷了四天,堅持下來后居然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好,也越來越有精神了。
辟谷過后,因為腸胃長期處于辟谷的狀態,切不可以直接開始吃東西。按照辟谷時間長短,我們需要設定復谷時間。一般的,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來適應內臟對食物的消化和處理。
辟谷結束后,可以適量飲用些熱果汁或者熱牛奶或者小米湯,然后開始喝流食,辟谷小米稀飯,稀粥等,之后一兩天開始吃些瓜果蔬菜。這樣才不至于讓身體出現不適。
如今辟谷越來越受歡迎,很多朋友都希望通過辟谷來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是好事,但是辟谷方法不對,不僅不會有益身體健康,還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科學辟谷,認準蘭彥嶺老師《鬼谷子養生智慧辟谷游學班》,對辟谷感興趣的家人們,我們下次開班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