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百科|易經全文及白話翻譯(57卦至64卦)
日期:2019-10-29 發布人: 瀏覽數:4662
第五十七卦:《巽卦》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譯《巽卦》象征順從:謙虛柔順,小心從事可以達到亨通,這樣才能利于所要做的事情,利于出現有道德并居于高位的人物。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譯《象辭》說:《巽卦》的卦象是巽(風)下巽(風)上,為風行起來無所不入之表象,由此表示順從。具有賢良公正美德的君主應當仿效風行而物無不順的樣子,下達命令,施行統治。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譯初六,過度謙卑,缺乏信心,進退遲疑,利于勇武之人堅守中正之道。
《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志治也。
譯《象辭》說:“過度謙卑,缺乏信心,進退遲疑”,是指意志懦弱猶豫;“利于勇武之人堅守中道”,是勉勵其修治,以樹立堅強的意志。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
譯九二,過度謙卑而屈居于床下,如果能像祝史、巫覡那樣用崇敬謙恭的態度事神將十分吉祥,一定不會有什么禍患。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譯《象辭》說:“用崇敬謙恭的態度去行事將十分吉祥”,這是因為九二爻能夠居中守正的緣故。
九三,頻巽,吝。
譯朝令夕改,使人無所適從,會有禍患。
《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譯《象辭》說:“朝令夕改,使人無所適從,會有禍患”,是因為當政者缺乏遠大的志向。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譯六四,悔恨消失,田獵時得到多種收獲。
《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譯《象辭》說:“田獵時得到多種收獲”,是因為能恪守“順從”之道,所以才有所建樹。
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譯九五,堅守中道,可以得到吉祥,悔恨會消失,做任何事情沒有不順利的;開始時也許不會太順利,但最后一定會通達。比如頒行新的法令、政令,可以在象征變更的“庚”日的前三天發布,在“庚”日后三天再開始施行這些命令,才能使命令深入人心,從而使上下皆順從,由此獲得好的效果。
《象》曰:“九五之吉,位中正也。
譯《象辭》說:《巽卦》的第五爻位(九五)之所以吉祥,是因為它居中端正,守持中道,慎始慎終。
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兇。
譯上九,謙卑恭順到了極點而屈于床下,喪失了賴以謀生的資本,喪失了剛硬的本性,結果是兇險的。
《象》曰:“巽在床下”,上窮也;“喪其資斧”,正乎兇也。
譯《象辭》說:“謙卑恭順到了極點而屈居于床下”,處于窮極末路,無法前進;“喪失了謀生的資本”,失去了生活的能力,結果必然是兇險的。
第五十八卦:《兌卦》
兌:亨,利貞。
譯《兌卦》象征喜悅:亨通暢達,利于堅守中正之道。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譯《象辭》說:《兌卦》的卦象是兌(澤)下兌(澤)上,為兩個澤水并連之表象。澤水相互流通滋潤,彼此受益,因而又象征喜悅;君子應當效法這一精神,樂于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道研討學業,講習道義,這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初九,和兌,吉。
譯初九,能以平和喜悅的態度待人,獲得吉祥。
《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譯《象辭》說:用平和喜悅的態度待人,獲得吉祥,是因為行為誠信端正,不被人猜疑。
九二,孚兌,吉,悔亡。
譯九二,心中誠信與人和悅,故而得到吉祥;悔恨可以消失。
《象》曰:“孚兌之吉”,信志也。
譯《象辭》說:“心中誠信與人和悅,故而得到吉祥”,說明心志誠信、篤實,能獲得好的結果。
六三,來兌,兇。
譯六三,前來尋求欣悅,有兇險。
《象》曰:“來兌之兇”,位不當也。
譯《象辭》說:“前來導求欣悅,有兇險”,是因為居位不中不正的緣故。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譯九四剛居柔位,對喜悅能保持一定的警惕,有所思量,心緒不寧,須排除兇險疾惡才會有喜慶的結果。
《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
譯《象辭》說:《兌卦》的第四爻位(九四)能拒絕誘惑,毅然守正,因此出現好的兆頭,值得慶賀。
九五,孚于剝,有厲。
譯九五,誠心相信小人的巧言令色,必有危險。
《象》曰:“孚于剝”,位正當也!
譯《象辭》說:“誠心相信小人的巧言令色必有危險”,只可惜它所居的正當之位了。
上六,引兌。
譯上六,引誘別人一同歡悅。
《象》曰:上六“引兌”,未光也。
譯《象辭》說:《兌卦》的第六爻位(上六)“引誘別人一同歡悅”,不是光明正大的品行,而是偏離正德,這種所謂的歡悅將導致兇險。
第五十九卦:《渙卦》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譯《渙卦》象征渙散:順暢亨通,賢明的君主去祠廟祭祀神靈以祈求保佑,利于渡過大川河流,利于堅守中正之道。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譯《象辭》說:《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巽(風)上,為風行水上之表象,象征渙散、離散。先代君王為了收合歸攏人心便祭祀天帝,修建廟宇。
初六,用拯馬壯吉。
譯初六,借助健壯的好馬來彌補力量的不足,可以獲得吉祥。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譯《象辭》說:《兌卦》的第一位(初六)之所以是吉祥的,這是由于它能順承陽剛的緣故。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譯九二,處在渙散之時,要迅速脫離險境,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悔恨便會消失。
《象》曰:“渙奔其機”,得愿也。
譯《象辭》說:“渙散之時,要迅速脫離險境,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脫離了危險,消失了悔恨,實現了自己的愿望。
六三,渙其躬,無悔。
白話,六三,寧愿自身受到損失,因此沒有什么悔恨。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譯《象辭》說:“寧愿自身受到損失”,說明志向在外。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譯六四,盡散朋黨,因而有大的吉祥;同時,它又能化解小群而聚成山丘一般大的群體,這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譯《象辭》說:“盡散朋黨,因而有大的吉祥”,表明無自私自利之心,品行光明正大。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譯九五,像揮發身上的汗水一樣發布重大的命令,同時亦能疏散君王的積蓄用以聚攏民心,這樣做一定不會有什么禍患。
《象》曰:“王居無咎”,正位也。
譯《象辭》說:“疏散君王的積蓄以聚攏民心,這樣做一定不會有什么禍患”,是因為九五爻居于正位,行事端正。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
譯上九,擺脫傷害,遠遠地避開它,不再接近它,不會有什么禍患。
《象》曰:“渙其血,遠害也。
譯《象辭》說:擺脫傷害,這就是避禍之道。
第六十卦:《節卦》
節:亨,苦節不可,貞。
譯《節卦》象征節制:節制可致亨通;但過分的節制也不可以的,應當持正、適中。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譯《象辭》說:《澤卦》的卦象是兌(澤)下坎(水)上為澤上有水之表象,象征以堤防來節制。水在澤中,一旦滿了就溢出來,而堤防本身就是用來節制水的盈虛的。君子應當效法《節卦》的義理,制定典章制度和必要的禮儀法度來作為行事的準則,以此來節制人們的行為。
初九,不出戶庭,無咎。
譯初九,不邁出庭院,沒有危害。
《象》曰:“不出戶庭”,知通塞也。
譯《象辭》說:“不邁出庭院”,說明知曉通則當行,阻則當止的道理。
九二,不出門庭,兇。
譯九二,因過分節制而不跨出門庭,會有兇險。
《象》曰:“不出門庭”,失時極也。
譯《象辭》說:“因過分節制而不跨出門庭”,因此失去了適中、妥當的時機。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無咎。
譯六三,雖不能節制,但能嗟嘆自悔,則沒有禍患。
《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譯《象辭》說:“雖然不能節制,但能嗟嘆自悔”,這樣的話,又有誰能給它造成禍患呢?
六四,安節,亨。
譯六四,能安然實行節制,故而亨通。
《象》曰:“安節之亨”,承上道也。
譯《象辭》說:“能安然實行節制,故而亨通”,說明謹守柔順尊上之道。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譯九五,能適度節制從而讓人感到美而適中,是吉祥的;前行一定會受到褒獎。
《象》曰:甘節之吉,位居中也。
譯《象辭》說:“能適度節制從而讓人感到美而適中,是吉祥的”,這是由于居位中正的緣故。
上六,苦節;貞兇,悔亡。
譯上六,因節制過分,則會感到苦澀;而且會發生兇險,如果能對過分節制感到懊悔,則兇險有可能消失。
《象》曰:“苦節貞兇”,其道窮也。
譯《象辭》說:“因節制過分,則會感到苦澀,而且會發生兇險”,因為過分節制必然導致末路窮途。
第六十一卦:《中孚卦》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譯《中孚卦》象征誠信:誠信施及到愚鈍無知的小豬小魚身上,從而感化了它們,因此獲得吉祥,
利于涉越大河大川,利于堅守中正之道。
《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譯《象辭》說《中孚卦》的卦象是兌(澤)下巽(風)上,為澤上有風,風吹動著澤水之表象,比喻沒有誠信之德施及不到的地方,說明極為誠信;君子應當效法“中孚”之象,廣施信德,慎重地議論刑法訟獄,寬緩死刑。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譯初九,能安守誠信,可以獲得吉祥,如果另有他求的話就會得不到安寧。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譯《象辭》說:《中孚卦》的第一爻位(初九)“能安守誠信,可以獲得吉祥”,是因為其沒有他求的志向沒有改變。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譯鶴在山的北面鳴叫,它的那些同類們一聲聲地應和著它;我有醇香的酒漿,愿與你一同暢飲。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譯《象辭》說:“鶴的那些同類們一聲聲地應和著它”,說明它們表露出了內心的意愿。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譯六三,面臨強勁的敵人,或者敲起戰鼓發動進攻,或者兵疲將乏而致敗退,或因為懼怕敵人的反擊而哭泣,或由于敵人不加侵害而高興地歌唱。
《象》曰:“或鼓或罷”,位不當也。
譯《象辭》說:“或者敲起戰鼓發動進攻,或者兵疲將乏而致敗退”,均是因為六三爻居位不正的緣故。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譯六四,月亮將圓而未盈,好馬失掉了匹配,不會有什么禍害。
《象》曰:“馬匹亡”,絕類上也。
譯《象辭》說:“好馬失掉了匹配”,是指六四爻誠信專一,斷絕與同類之間的交往,而專心事奉君主。
九五,有孚攣如,無咎。
譯九五,具有誠信之德并以其牽系天下人心,天下的人也以誠信相和應,所以沒有禍患。
《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也。
譯《象辭》說:“具有誠信之德并以其牽系天下人心”,是指居位中正適當,說明中心誠信這種教化作用可以施及整個邦國。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兇。
譯上九,鳥高飛著,鳴叫聲響徹天空,有可能出現兇險。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譯《象辭》說:“鳥高飛著,鳴叫聲響徹天空”,這種聲音虛而不實,聲高于情,怎么可能長久保持呢?
第六十二卦:《小過卦》
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譯《小過卦》象征略為過分:小過之時,可致亨通,但應以正為本,故而利于堅守中正之道;可以去干一些小事,但不可去涉足一些大事;飛鳥留下悲鳴之時,不應該向上強飛,而應該向下棲息,如此,大為吉祥。
《象》曰: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譯《象辭》說:《小過卦》的卦象是艮(山)下震(雷)上,為山上響雷之表象,雷聲超過了尋常的雷鳴,以此比喻“小有過越”,君子應效法“小過”之象,在一些尋常小事上能略有過分,如行止時過分恭敬,遇到喪事時過分悲哀,日常用度過分節儉,為的是矯枉過正。
初六,飛鳥以兇。
譯初六,飛鳥向上強飛將會出現兇險。
《象》曰:“飛鳥以兇”,不可如何也。
譯《象辭》說:“飛鳥向上強飛將會出現兇險”,是咎由自取,無可奈何。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無咎。
譯六二,超過祖父,遇到祖母;但不能擅自越過君位,君臣遇合,一定沒有禍患。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過也。
譯《象辭》說:“不能擅自越過君位”,因為作為臣子是不能超越至尊的。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兇。
譯九三,自恃強盛而不愿過分防備,從而將要為人所害,故有兇險。
《象》曰:“從或戕之”,兇如何也!
譯《象辭》說:“將要為人所害”,說明面臨的危險是多么的嚴重啊!
九四,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譯九四,沒有禍患,不過分恃強恃剛就能遇到陰柔;但是主動迎合陰柔會有兇險,因此,務必心存戒惕,不能去施展才用,要永遠守中正之道。
《象》曰:“弗過遇之”,位不當也;“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譯《象辭》說:“不過分恃強恃剛就能遇到陰柔”,因為九四爻以剛居柔位,位置不正;“主動迎合陰柔會有兇險,務必要心存戒惕”,是說若主動迎合陰柔,最終將不可能長久無害。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譯六五,烏云密布在天空而不下雨,這些烏云是從城的西邊飄過來的;王公們用細繩系在箭上射取那些藏在穴中的野獸。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譯《象辭》說:“烏云密布在天空而不下雨”,是因為陰氣超過了陽氣,陰陽不合,故而不能化雨。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兇,是謂災眚。
譯上六,不能遇合陽剛卻超越了陽剛,無安棲之所的飛鳥遭受射殺之禍,故而兇險,這就叫做災殃禍患。
《象》曰:“弗遇過之”,已亢也。
譯《象辭》說:“不能遇合陽剛而超越了陽剛”,是指其過分已達到極點,再危險不過了。
第六十三卦:《既濟卦》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譯《既濟卦》象征成功:此時功德完滿,連柔小者都亨通順利,有利于堅守正道;開始時是吉祥的,但如有不慎,終久必導致混亂。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
譯《象辭》說:《既濟卦》的卦象是離(火)下坎(水)上,為水在火上之表象,比喻用火煮食物,食物已熟,象征事情已經成功;君子應有遠大的目光,在事情成功之后,就要考慮將來可能出現的種種弊端,防患 于未然,采取預防措施。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
譯初九,拉住車的輪子,不使它快進,小狐貍渡河時沾濕了尾巴,無法快游,沒有災禍。
《象》曰:“曳其輪”,義無咎也。
譯《象辭》說:“拉住車的輪子,不使它快進”,說明事情成功之后,必須謹慎從事,小心防備,才沒有災禍。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譯六二,丟失了婦人乘車的遮簾,不用去尋找,過不了七天就會物歸原處。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譯《象辭》說:“丟失婦人乘車上的遮簾,過不了七日就會物歸原處”,說明此時正處于中位,堅守正道,不偏不倚,所以丟失了的東西可以失而復得。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譯九三,殷高宗武丁征伐地處西北的鬼方國,經過三年的連續戰斗才獲得勝利;不可任用急躁冒進的小人。
《象》曰:“三年克之”憊也。
譯《象辭》說:“經過三年的連續戰斗才攻克了鬼方國”,說明戰爭非常激烈又持續了三年之久,已經筋疲力盡了,勝利是來之不易的。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
譯六四,渡河的時候,為了防止船漏水,事先要準備破布棉絮,而且整天保持戒備,以防止發生災禍。
《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譯《象辭》說:“整天保持戒備,以防止災禍的發生”,說明此時心中有所疑慮,感到恐懼。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郊之禴祭,實受其福。
譯九五,東邊鄰國殺牛羊來舉行盛大祭禮,不如西邊的鄰國舉行簡單而樸素的祭祀,這樣才能實在地得到神降賜的福分。
《象》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譯《象辭》說:“東邊的鄰國殺牛宰羊來舉行盛大的祭禮”,還不如西邊鄰國能按時舉行虔誠簡單的時祭;西鄰“實在地得到上天神靈降賜的福分”,說明此是正當其位,吉祥福分將不斷隆臨,非常幸運。
上六,濡其道,厲。
譯上六,小狐貍渡河時弄濕了頭,有危險。
《象》曰:“濡其道,厲”,何可久也!
譯《象辭》說:“小狐貍渡河時弄濕了頭,有危險”,這是警告在事情成功之后,要更加小心謹慎,不然怎能長久不敗!
第六十四卦:《未濟卦》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譯《未濟卦》象征事未完成:經過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貍渡河快到對岸了,卻浸濕了尾巴,則沒有什么吉利。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譯《象辭》說:《未濟卦》的卦象是坎(水)下離(火)上,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燒,水波浩浩,水火相對相克,象征著未完成;君子此時要明辨各種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質,努力使事物的變化趨向好的方面,這樣做則萬事可成。
初六,濡其尾,吝。
譯初六,小狐貍渡河時被水浸濕了尾巴,會有麻煩。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譯《象辭》說:“小狐貍渡河時被水浸濕了尾巴”,說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氣力,急躁冒進,結果招致麻煩。
九二,曳其輪,貞吉。
譯九二,向后拖拉車輪,使車不快進,堅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譯《象辭》說:九二爻之所以可獲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節制,這樣行事必獲吉祥。
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譯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進去遠行,有兇險,但有利于渡過大河急流。
《象》曰:“未濟,征兇”,位不當也。
譯《象辭》說:“事情未完成,急躁冒進去遠行,有兇險”,說明此時所處的位置不當。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譯九四,堅守正道可獲吉祥,悔恨會消失;以雷霆萬鈞之勢征討鬼方國,經過三年的激烈戰斗終于得到了勝利,被封為一個大國的諸侯。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譯《象辭》說:“堅守正道可獲吉祥,悔恨會消失”,說明實現了建功立業的志向。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譯六五,堅守正道或獲吉祥,沒有什么悔恨;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輝,有誠實守信的德行可以獲得吉祥。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譯《象辭》說:“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輝”,說明此時正在事情即將成功的關鍵時刻,應該具有誠實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獲得成功,光彩煥發,得到吉祥。
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譯上九,滿懷信心,充分信任眾人,這時可以安閑自得地飲酒作樂,沒有什么災禍;縱情濫飲,被酒淋濕了頭,則說明過分信任他人,將會損害君子的正道。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譯《象辭》說:“縱情濫飲,被酒淋濕了頭”,這樣喝得醉醺醺的,就會誤了大事,就有滅頂之災,這是放縱自己沒有節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