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當代青年之價值觀
日期:2023-05-05 發布人: 瀏覽數:2143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如今,我們正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得益于互聯網的普及,獲取信息成為了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知乎、小紅書、抖音等信息獲取場景的快速搭建,讓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獲取海量的信息。
但同時,一打開電子設備,鋪天蓋地的信息透過屏幕,映入眼簾,充斥于耳,歷史的信息已經應接不暇,而每天新的信息又似潮水般用來。超過額度的輸入,讓大腦疲于應付,更容易讓我們被信息裹挾,迷失在浩瀚的信息中。
愛豆選秀、應援打投、刷量控評、“氪金”粉、群體對立、互撕謾罵、人肉搜索……近些年來,這些令人錯愕的行為,在自媒體傳播的加持下,不斷出現在公共視野。
自“歸國四子”回國起,華夏大地便掀起一陣追隨之風,認為所謂“男性化濃妝”“男性身材嬌弱、穿著暴露”即當下之熱潮。一時間選秀節目、經紀公司層出不窮,并以潮流所向大力營銷。宛若流水線作業般地,大批濃妝艷抹、扮相夸張,亳無陽剛之氣的“偶像”應運而生。
受此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呈現“失控”狀態,諸如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拜金炫富、“我爹是XX”、炫耀手臂疤痕等負面新聞一次次刷新大眾的認知底線。
網絡“爛梗”也越來越多,有一位小學教師表示,上課幾乎不敢提到某些字和詞,提到學生就會笑。看似一兩個字所表達的“?!保呀浽跐撘颇厍治g著青少年群體的精神世界。
央視網對此發文怒批:網絡對青少年的干擾“罄竹難書”。
拿起手機停不下,放下手機就發火;
打游戲“CPDD”比解二元一次方程還熟練;
“海王”“雌競”張嘴就來… …
許多青少年在這個網絡信息爆炸的世界里迷失了自我。面對信息他們選擇放棄思考,面對任何問題直接躺平;通過沉迷虛擬網絡來逃避現實;只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忽視精神的豐富。
凡此種種,不僅損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會對家庭、社會乃至國家長遠發展帶來巨大危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
青少年是國家的根基,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
正如《曾國藩家書》所說的“凡國之強,必須多得賢臣工;家之強,必須多出賢子弟?!?/p>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踏上新的偉大征程。
今日之青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骨干和棟梁,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承擔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
落后就要挨打,國家淪喪時,沒有尊嚴可言。青年群體作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在任何時代都不應選擇“擺爛”。
生而逢盛世,青年當有為。
當代青年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新時代的接班人。
愛國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熱愛祖國,樹立強烈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積極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擔當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堅持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國家的繁榮富強作為奮斗目標,在奮斗中彰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讓青春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開出最絢麗的花。
立志
孔子:“三軍可奪其帥,匹夫不可奪其志”。
朱子:“人之為事,必先立志以為本”。
王陽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古今中外眾多仁人志士的奮斗歷程啟示我們,志向是成就人生的基石和指南。青少年時期牢固樹立遠大理想,人生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都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當今世界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在國家政治、經濟發展和個人事業成功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此,青少年應抓住自身的學習黃金期,努力汲取各種有用的知識,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從而在激烈競爭中獲得主動、贏得優勢。
青少年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做貢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新時代青年要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讓五四精神迸發出更加璀璨奪目的時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