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三件事,讓你2021越來越順
日期:2021-01-19 發布人: 瀏覽數:3649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1年,悄然而至!
新年,總是帶來希望和憧憬,回顧過去,總結經驗,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在不確定性加劇的時代做確定的我們。
從容起步,行穩致遠。在全新的2021年,做好這3件事,讓我們幸福地度過這一年,讓人生越走越順。
疫情之下,全球每8秒就有一個人死于新冠,截止到今天,累計確診病例逾9470.5萬例,累計死亡病例逾202萬例。
2021年才剛剛過去十幾天,在這短短的時間里,發生了不少猝死的事件。
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去世,年僅25歲,死因疑似是心梗猝死。
1月3日,某電商平臺一名23歲員工,加班到了凌晨,最終在下班的路上猝死。
1月6日,某外賣平臺爆出,一名 43 歲的騎手在送餐途中猝死。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就是在一個和平時一樣的清晨,有的人就留在昨天了。
去年的疫情,今年開年的猝死事件,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疾病面前一切平等,健康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
正如叔本華所言: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其實,在人生賽道上,拼的不是一開始誰更快,而是誰的耐力更持久。
2021年,讓我們保持健康的體魄,把下半生的路鋪的更遠。
2020年驗證了一個道理: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疫情原因,絕大部分公司都延遲了復工,本應該初七后就陸續回到工作崗位上的人們,“假期”被一再延長。
就像網上說的那個段子一樣:
通知:假期延長到2.2
通知:假期延長到2.10
通知:假期延長到2.17
通知:公司沒有了,不用回來了
這場疫情用最殘酷的方式讓大家意識到,學會未雨綢繆,真的很重要。
在家隔離很多人的狀態就是只出不進,沒有工資,可貸款,水電,房租,吃喝這些該出去的錢一樣都不能少。如果平日里花錢有規劃,手里有存款,在這一個多月里,起碼不會為最基本的吃喝發愁。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抗風險的能力,說白了,就是當有一天遇上特殊情況,失去收入時,手里要有一定的積蓄,來支撐我們等來轉機。
如果說錢只是支撐我們等來轉機,那么自身的能力,就決定著轉機是否會來。
機遇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有能力的人。
人到中年也好,經濟不景氣也罷,無論是什么樣的逆境里,有能力的人,永遠都有底氣。
當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時,即便面對風雨,也能坦然無懼。
2020年已過,新的生活已經到來,越是經歷過坎坷,就越應該加倍努力地生活。
歷經危難,愈顯本色,漫漫征途,唯有奮斗。2021年,讓我們提升能力,未雨綢繆,直面未知的一年。
書中看過這樣一則禪宗故事,感觸頗深。
有一個小沙彌,不分晝夜地打坐、念經,自認為是最用功參禪的人,但遲遲沒有開悟。
他百思不得其解,便請教禪師為自己指點迷津。
禪師聽后,拿出一個葫蘆和一把鹽,對小沙彌說:“你把葫蘆裝滿水,再把鹽倒進去,讓鹽立刻溶化。”
小沙彌立馬遵照禪師的指示去做。
沒過多久,他又回來了,垂頭喪氣地說:“我把鹽裝進葫蘆,可一直化不了。葫蘆口太小,水又太滿,筷子伸進去也攪不動。”
禪師笑而不語,拿過小沙彌手中的葫蘆,倒掉一點水,然后輕搖幾下,鹽慢慢溶化了。
小沙彌還是迷惑不解,禪師便解釋道:“你整日用功,不留一點空閑,就好比裝滿水的葫蘆,攪不動,搖不了,如何開悟呢?”
此時,小沙彌恍然大悟,給自己幾分余地,留有領悟的空間,是悟道之本。
星辰導師常說: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人生不求滿,將滿未滿,才是人生的圓滿之道。
求一點缺陷,懂得適可而止,是知足常樂的人生智慧。
2021年,讓我們知足常樂,不必事事與他人攀比,過好自己的幸福生活。
凡事過往,皆為序章,朝陽初升,寒冬將盡!
2021年,愿你家庭幸福和睦、身體健康平安、事業步步高升,擁有人生最大的幸福。